资讯中心
NEWS
QUALITY
ACCURACY SPEED
由感而生

抗感识原 | 行动起来,战胜脑膜炎

浏览数量: 0     作者: 迪飞医学     发布时间: 2023-08-21      来源: 迪飞医学

脑膜炎1


脑膜炎组织联盟(Confederation of Meningitis Organisations, CoMO)将每年的10月5日定为“世界脑膜炎日(World Meningitis Day)”,旨在普及脑膜炎常识,呼吁更多人群关注脑膜炎患者,重视脑膜炎的预防,以实现在2030年前战胜脑膜炎的愿景。

什么是脑膜炎?

脑膜炎(meningitis)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传染病。脑膜炎最常见的后遗症包括精神状态受损、颅内压增高和脑水肿、癫痫发作。

脑膜炎根据病因可分为普通细菌性、结核性、病毒性、真菌性、脑膜癌性等。根据起病快慢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脑膜炎,如普通细菌和病毒感染多是急性的,结核性或真菌性感染多为慢性脑膜炎。急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是发热、头痛、颈枕部发僵。

脑膜炎症状


图 脑膜炎的临床症状:发烧、颈枕部发僵、高烧、畏强光、呕吐、关节痛、严重头疼、手脚冰凉、昏昏欲睡、皮疹、癫痫等

图片来源:https://www.meningitis.org



病原微生物:脑膜炎奈瑟菌(脑膜炎球菌)、肺炎链球菌(肺炎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和无乳链球菌(B群链球菌)是引起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细菌。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急性细菌性脑膜炎造成了全球超过一半脑膜炎患者的死亡。其他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病毒(如肠道病毒和腮腺炎病毒),真菌(特别是隐球菌),以及寄生虫(如阿米巴)也是引起脑膜炎的重要病原微生物。


易感人群:各年龄段人群都有患脑膜炎的风险,但幼儿患病风险最高。新生儿感染B群链球菌的风险最大,幼儿感染脑膜炎球菌、肺炎球菌和嗜血流感菌的风险更高。青少年和青壮年特别容易患脑膜炎球菌疾病,而老年人容易患肺炎球菌疾病。


传播途径:大多引起脑膜炎的细菌,如脑膜炎球菌、肺炎球菌和嗜血流感菌,都存在于人体的鼻子和喉咙中,他们通过呼吸道飞沫或喉咙分泌物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脑膜炎的治疗

脑膜炎病情进展迅速,容易有生命危险,及早诊断和精准治疗是关键。脑膜炎的治疗主要包括病原微生物的治疗、对症治疗及营养支持治疗。

脑膜炎根据感染的病原体不同治疗也有所不同,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治疗包括抗病毒、抗细菌、抗结核、抗真菌、抗寄生虫治疗等。在针对病原微生物治疗的同时,还要对症治疗,比如处理高热,控制癫痫发作,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等。营养支持治疗包括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加强肠内及肠外营养、适当护理等。


脑膜炎的诊断技术


早期识别、及时正确治疗、病后长期随访干预是提高脑膜炎患者生存率、降低致残(死)率的有效手段。然而,目前脑炎的传统病原学诊断方法仍然存在部分局限性,如临床培养的阳性率不高、传统分子检测方法检测病原谱较为局限等,如多重PCR技术也存在病原谱局限于某些常见致病病原体的问题,无法覆盖临床需求。

近几年,mNGS技术在呼吸道、中枢神经系统及血流感染等领域已有广泛应用。2014年在国际顶级权威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了世界上一例通过mNGS技术诊断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例。一位反复头痛、发热近1年的患者,在进行了38种不同的诊断试验(从血清学到培养和活检),仍无法明确其致病病原体。而最终使用mNGS检测明确其为钩端螺旋体感染后,给予针对性的青霉素治疗,最终患者转危为安。

脑膜炎病例

图 一例通过mNGS技术鉴定中枢神经系统钩端螺旋体感染的病例


脑膜炎的预防

接种疫苗是预防脑膜炎最有效方法,可以大大降低脑膜炎的患病几率。在日常生活中,易感人群尤其要注意提高自身免疫力,加强卫生意识,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勤消毒杀菌。脑膜炎的传染性非常强,应尽量避免和患有该疾病的患者进行密切的接触。


小结

目前,脑膜炎仍然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严峻挑战。“到2030年战胜脑膜炎”的全球路线图将诊断方面的目标侧重于脑膜炎的快速确诊。mNGS的出现使得感染性脑膜炎致病原的明确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研究显示,利用mNGS技术可将脑膜炎的病原体诊断率增加25%-30%左右。脑膜炎的精准医学之门正在打开,让我们行动起来,战胜脑膜炎(Defeat Meningitis)!



来源:

https://www.who.int

https://www.comomeningitis.org


参考文献:

Wilson, M. R., Naccache, S. N., Samayoa, E., Biagtan, M., Bashir, H., Yu, G., Salamat, S. M., Somasekar, S., Federman, S., Miller, S., Sokolic, R., Garabedian, E., Candotti, F., Buckley, R. H., Reed, K. D., Meyer, T. L., Seroogy, C. M., Galloway, R., Henderson, S. L., Gern, J. E., … Chiu, C. Y. (2014). Actionable diagnosis of neuroleptospirosis by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0(25), 2408–2417. https://doi.org/10.1056/NEJMoa1401268










关于迪飞

电话:4006362325
邮箱:marketing@dinfectome.com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华康路128号
留言
合作联系

关注我们

版权 © 2023 迪飞医学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苏ICP备20046744号-2  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地图 | 隐私条约 | 领动支持